******建设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监督管理,推进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实施,全面落实企业质量安全责任,规范企业市场行为,巩固建设领域扫黑除恶成果,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领域行业整治,确保全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形势平稳,根据《亳州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关于开展第一季度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综合执法检查暨勘察、设计、图审等工作季度检查的通知》等文件,我局于2025年3月10日至21日对全市在建工程开展了综合执法检查。现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综合执法检查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随机抽查项目进行督查检查。在检查开展前对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进行了专项培训,并在项目现场宣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反组织犯罪法》,解读了我市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本次共检查在建工程项目1******消防审验、备案抽查检查,共抽查17个项目,检查共发现问题110余项,下达执法建议书3份。
从检查情况看,各县区主管部门都能够守牢质量安全底线,思想不松懈。绝大部分工程项目参建单位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到位。但部分项目仍然存在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质量安全隐患整改不彻底,扬尘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
(一)县、区主管部门存在问题
1.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宣传贯彻力度不足,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不彻底。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学习不深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宣传力度仍需加强。在一季度综合执法检查中发现各县区在建项目均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其中亳芜园区未建立主管部门的重大事故隐患台账;高新区对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后续跟踪复查机制不完善。
2.实名制监管不到位。不同程度存在建筑市场监管力度不大问题,对利用“满薪满益”平台进行实名制监督工作不够重视,利辛县和谯城区被抽查项目存在施工、监理单位任命文件人员未全部纳入实名制考勤管理等问题。
3.信息化管理平台使用质量与频次有待提高。与去年相比,各县区使用监管平台频次有较大提高,但部分县区仍未做到利用智慧监管平台开展全覆盖检查、“非现场”检查,在建项目标准化自评均未达到100%。
4.智慧工地建设推进缓慢。根据《亳州市建筑工程智慧工地建设实施方案》(亳建管〔2024〕46号)文件要求,2025年1月1日前,各县区至少选取1个房屋建筑工程开展智慧工地建设试点工作,并逐步向辖区内所有符合条件的房屋建筑工程全面推广智慧工地建设。截至目前,仅市本级督促高新区选取两个项目开展智慧工地建设试点工作,其余县区试点工作目前均未有进展。
************消防设计技术审查意见书》审查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或内容******消防查验收报告》时间颠倒;三是资料上传混乱,未在规定项上传相应的要件。
******消防审验及备案抽查项目的档案归档工作。
************************************消防审验及备案抽查工作。二是涡阳县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过低,经协审后的项目,仍出现多条涉嫌违反强制性条文的情况。
(三)项目存在问题
1.政策执行落实方面。部分项目未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企业负责人“六项任务”认识不清。如利辛县仁和苑二期项目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台账记录不准确、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宣贯无安全员参加,安全日志记录不规范,安全员未配备安全检查记录仪等问题。
2.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方面。部分项目存在混凝土表面裂纹、露筋、顶板渗漏现象。如涡阳县北城世纪城三期剩余工程项目存在地下室顶板普遍渗漏问题,底板积水未及时清理;部分不同墙体材质交接处基层处理不到位,公共区域未满挂钢丝网;十六层以上混凝土局部存在夹渣、麻面、表面裂纹、露筋,未预留空调洞口等问题。
3.质量检测方面。部分项目检测报告未上传检测监管平台,未通过平台赋防伪二维码;取样员无证件上岗作业;凝土抗压不合格报告未闭合等问题。如高新区荣徽书香云庭项目取样员吴伟无上岗证;检测监管平台2份混凝土抗压不合格报告未闭合;项目未使用唯一性标识;见证记录不全面。
4.安全生产管理方面。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不到位,《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落实不到位,特种作业人员未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如三十五中项目脚手架与结构******中学教学楼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外架基础悬空,变形严重;电工沈国振持无效证件从事特种作业。
5.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方面。部分项目视频监控未与智慧监管平台联网;施工现场道路积尘未及时清理,裸土覆盖不完全。如从仁堂项目现场视频监控没有与全过程智慧监管平台联网;亳州院子项目内部道路积尘严重,未及时清扫,部分裸土未覆盖,建筑垃圾未及时清运或覆盖。
6.市场行为方面。部分项目劳务分包单位签订的合同不规范;任命文件人员未******有限公司签订的合同不规范,施工单位安全员谭远哲证书未在总承包单位,且未提供社保证明;监理单位任命文件人员未提供近三个月社保证明,陈磊、李瑞未提供专业监理工程师证书;施工、监理单位任命文件人员未全部纳入实名制考勤管理。
7.农民工工资支付方面。部分项目劳动合同未上传“满薪满益”平台;部分工人工资未做到按月足额支付;资料未按“指引”中七个台账进行归档整理。如鲲鹏湖水街项目未签订工人费用按月足额支付的约定或协议;建设单位未提供按月拨付人工费的凭证;工人信息未录入“满薪满益”平台参与考勤;工人的考勤表未编制;施工单位未开通农民工工资专户。
8.绿色装配式方面。部分项目施工现场未设置绿色建筑、建筑节能信息公示牌,绿色建筑专项施工方案未采用2019年最新标准。如滨河绿苑项目绿色建筑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未采用2019年最新标准。亳州院子项目绿色建筑专篇设计说明未注明绿建得分及评分依据;绿色建筑施工方案不能反映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内容;外墙保温板型式检测项目不含有耐候性检测。
******************消防审验主管部门审查后仍存在涉嫌违反强制条文情况,第三方协验机构未能发现,技术能力达不到要求。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质量安全方面
1.严格履行安全监管责任。各县区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守安全生产底线,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职责,认真贯彻落实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房屋市政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部署,紧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高处作业等重点环节安全监管,从严从细排查安全隐患,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2.压实参建各方主体责任。各县区要抓好建设单位首要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安全岗位责任制,切实提高全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和法治观念。督促施工、监理企业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关键岗位人员到岗履职,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守住安全生产底线。
3.加大处置力度,压实企业责任。各县区建设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处理处罚力度。坚持“强执法防事故”工作理念,继续深入开展“打非治违”行动,形成“高压严打”的监督执法环境,问题严重的项目实施停工处理。对于处理处罚的要确保移交到位、跟踪到位、处罚到位,充分发挥严管重罚高压震慑作用。
4.强化监督管理,严抓质量安全。要全面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深入推进工程质量保险试点工作,加大对住宅工程质量保险的宣传力度。针对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一批,通报一批,处理一批。要深入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治理,严格查处违法发包、转包、挂靠等违法行为,进一步净化建筑市场环境。发挥“满薪满益”平台作用,强化运用信息化监管手段打击转包、违法分包、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
******消防审验方面
******消防审验机构,配备在编人员,充实工作力量,通过业务培训、实践锻炼,逐步锻造形成自己的专业队伍,解决机构和人员力量问题。
************************消防审验及备案抽查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
3.严格履行职责,限期整改。各县区主管部门要针对此次执法检查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梳理排查2024年10月份以来的办件,对存在要件缺失、要件不规范、程序倒置的问题于2025年4月20日前整改完成。
******************消防审验法违规行为进行排查整治。
2025年4月8日